2024年,全球局势在政治博弈、地缘冲突、科技突破与环境挑战中交织前行。以下是对这一年最具全球影响力的十大事件梳理与分析:
一、美国大选特朗普重返白宫:全球政治格局的转折
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以特朗普击败民主党候选人哈里斯落幕,标志着“美国优先”政策的强势回归。特朗普的胜选不仅加剧了美国国内的政治分裂,还引发国际社会对多边主义与全球贸易体系的担忧。其外交政策转向——包括对传统盟友的疏离和对华强硬立场——迫使各国重新调整战略预期。
二、俄乌战争与欧洲安全危机
俄乌冲突进入第三年,双方在库尔斯克等地的军事对抗持续升级,导致欧洲能源危机与粮食供应链断裂。尽管国际斡旋推动部分停火谈判,但战争长期化加剧了全球地缘政治裂痕,促使北约加速扩员(如瑞典加入北约),进一步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
三、巴以冲突与中东“火药桶”再燃
加沙地带的巴以冲突在2024年多次激化,哈马斯与以色列的军事对抗中首次大规模使用无人机与人工智能技术,造成严重人道主义灾难。伊朗驻叙利亚使馆遭以色列空袭后,伊朗首次直接对以色列发动导弹反击,中东局势陷入“以牙还牙”的恶性循环。
四、全球气候变化灾难频发
极端天气成为年度关键词:飓风“米尔顿”重创美国东南部,多地高温突破历史极值,洪水与干旱导致粮食减产30%以上。联合国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碳排放量不降反升,迫使各国加速推进《巴黎协定》能源转型目标,但南北国家在资金与技术分配上的矛盾依然突出。
五、嫦娥六号实现月球背面采样:中国科技里程碑
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于6月成功从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带回样本,成为全球首个完成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任务。这一成就不仅推动深空探测技术发展,更标志着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国际话语权提升。
六、瑞典加入北约与北欧安全重构
3月,瑞典正式成为北约第32个成员国,与芬兰形成对俄罗斯的“北欧包围圈”。此举打破北欧200年的军事中立传统,加剧俄欧对立,迫使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部署战术核武器作为反制。
七、莫斯科恐袭与全球反恐挑战
3月22日,莫斯科近郊音乐厅遭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袭击,造成145人死亡。事件暴露全球反恐情报协作的漏洞,同时引发对独狼式恐袭与网络极端主义传播的新一轮担忧。
八、伊朗总统莱希空难与中东权力真空
5月,伊朗总统莱希因直升机事故遇难,导致伊朗国内政治短暂动荡。莱希的离世削弱了伊朗在中东“抵抗轴心”中的领导力,为沙特、以色列等地区势力扩大影响力提供契机。
九、全球经济“滞胀”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降至2.7%,发达国家通胀率虽回落至3.9%,但债务危机与供应链脱钩风险加剧。美国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升级技术封锁,中国则推动RCEP深化区域合作,全球经贸体系呈现“板块化”趋势。
十、人工智能革命与社会伦理争议
OpenAI发布视频生成模型Sora,掀起内容创作革命;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完成首例人体移植,引发技术伦理大讨论。与此同时,多国立法限制AI军事化应用,科技竞争与治理博弈成为国际焦点。
总结:危机与希望并存的全球之年
2024年,人类在战争阴霾与气候灾难中艰难前行,但科技突破与区域合作仍为世界注入希望。各国在“竞合”中探索新秩序,而如何平衡安全与发展、竞争与包容,将成为未来全球治理的核心命题。
评论
《“穹顶之下:2024年人类纪事”》 有 1 条评论
时间飞逝,不留痕迹,我心依旧